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十一月的部落格

小亚楠的Blog

向纪中展学习网编职业规划

BiaNews网编训练营:


2011年5月20日,由鞭牛士联合阿里云phpwind协办的第113期公益性活动《网编训练营》之《30岁后做什么 网编职业的下一步?》如期举行。

时间的脚步从来都不停息,据说人的一生大约有900个月的时间。而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对媒体从业者来说时间更是珍贵。你目前的工作状况是怎样的?是否实现你曾经追求的理想?是否有很清晰的职业规划?人生能有几个30岁?三十而立,当我们30岁之后,我们该做些什么?30岁之后对网编的规划又是怎样的?

这是《网编训练营》继去年8月后,第二次与阿里云phpwind合作举办活动。也是第一次来到阿里云phpwind的新办公楼,在新会场与嘉宾——新鲜传媒CEO纪中展先生,围绕着网编的职业规划进行讨论。

在活动开始前,由阿里巴巴旗下phpwind《站长天下》主编黄子雄致欢迎词,并对phpwind做了简介。

现场气氛融洽,座无虚席。与会者除一如既往支持鞭牛士网编训练营的老会员之外,还增加了很多的新面孔,近40人前来学习交流。与会会员在门户网站腾讯网、新浪网以及人民网、教育类网站、健康类网站、电商美兮阁、公益时报、食品安全类网站和中国LBS社交服务网站等网站就职,涉及了在职网络编辑、网站运营及推广、策划、项目及产品经理、营销主管、公关媒介、市场、站长、记者、分析师、工程助理、在校学生等多方位的人群。

113期网编训练营与嘉宾纪中展合影

本期主讲嘉宾分享的精彩观点:

不断提升自己早做职业规划

高素质的网络编辑需求量大

网络新媒体人有职业崇高感

互联网流动性大但慎重跳槽

纪中展先生早在99年就开始泡论坛,在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公司负责论坛,据嘉宾介绍,当时做社区,其工作内容没有现在网络编辑这样细分,主要是以删帖子为主。而后在论坛里慢慢的开拓了专栏。做品牌专栏就要有原创、要有文笔佳的人来分享,所以,纪先生分享了一个网编所需要的技能——约稿。也讲述了一些约稿的经历。由于嘉宾的社交很广,谈起曾经去万科找王石的经历时,提到了王石当时所说的一句话“搞不懂互联网不做总经理”,可见当时互联网的浪潮洗礼了一大批人。

嘉宾回忆起在搜狐工作的经历,那时任媒体策略经理。分析了当时搜狐和新浪的特点。前者是追热新注重大事件;后者属于比较理智的冷静看待新闻。嘉宾也曾经迷茫过。当时传媒开始学习互联网媒体,而随着发布会的发展,几乎天天都要外出跑会,抢新闻。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下,网络编辑和传统媒体的差别。

在嘉宾的回忆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现如今的网络编辑的素质是越来越高的。当初,一个站也许就1-2高级编辑,其工作内容主要是修改标题,其余的懂得发布新闻的“网编”,只负责复制与粘贴。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那时候的“网编”地位不是很高。追求也很朴实。如果你在工作中发布一条新闻比新浪快哪怕2分钟,你都很有成就感,或者是看到某些网站发布了很多美女图片等,都算是比较开心的事情。

网络编辑能否成为终身的职业?

不论是做网编还是记者,都要好好积累。在发稿件或参与部门会议的时候,都是结识朋友的好机会。一定不要错过。而作为记者更容易结识圈里的新朋友,同时,也容易迷失方向,也许会看不清楚自己。网编和记者是否是自己的终身事业?是否从年轻时就励志做编辑、钟爱网络编辑这个职业?有没有坚定的信念一直走下去?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编辑,其薪资水平在当时不算高。那么,要如何做呢?嘉宾提醒大家要多思考,自身有哪些方面还可以提升,是否可以在公司内部转岗,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总而言之要尽早做规划。

人都说做网编是个体力活,诚然,网络编辑这份工作对我们的健康是个考验。嘉宾回忆在当时,面对海量的信息,一般的网编要不断的复制和粘贴,导致一些人的身体素质下降,最明显的是体形上的变化。那么,网编就是找新闻、加班加点发新闻、带着这种“责任”感工作的机器吗?对此嘉宾建议年轻人在互联网工作中,从事网编和记者2-3年后,要站在行业的角度去分析看待问题,开拓自己的眼界。如编写标题是可站在高处,采用比较宏大的标题。

当网编、记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行业的时候,也容易做职业规划。此时需要思考,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做了些什么事情、锻炼了什么能力、积累了什么资源。要明确的是编辑、记者只是工作职位,在这个职位上他人会有所求,如果分离开这个职位,自己还剩下什么?关于资源的评定嘉宾认为是那些具有流动性的资源,如果不能随着你职业的变化而随之继续发展的资源就不算资源。要想长久性的友好关系,需要提高能力、积累本领,给自己做规划。

网络编辑的发展出路何在?

不知道当时在场的鞭牛士的会员有没有想过:如果网编到了30岁时,下一步该怎么办?嘉宾对此分享了几条发展出路。

途径一、比较传统的就是,从网编向上升职做高级编辑乃至主编。在众多网编中,能成功升职为主编的并不太多。

途径二、可能很多网编在工作一些年后,会选择转行。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后,可能会成功的转向市场或者公关。嘉宾也曾经尝试过做公关,他表示如果不是非常热衷这个职业,不建议转行,他个人觉得公关比较的“无聊”。但是公关也很讲究“技术”,与客户说些什么、在那里说以及渠道的重要性。

途经三、可尝试自己开办公关公司,发些稿件等。但前提是要有资源,与厂商有密切的联系,才能够获得更是多的信息。

途经四、向产品经理发展。不过从网络编辑转向产品经理,机会是有的,但难度也很大。

途径五、创业。但是这个可能是最后的选择了,因为创业并不简单。

综上所述,嘉宾认为网络编辑职业发展为转行做市场、公关、产品的相对居多易行。

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嘉宾很幽默的分享了关于成就感的故事和他的理财观。都说85年之后从事网络工作者很不幸福。据嘉宾介绍,06年以后从事网编工作的人更不幸福。如有人买了房子、需要还贷,但问题是现有工资等同于早期的基本工资。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于是导致了无成就感。嘉宾的理财观。假设,每月不能定期存5千元,那就可以花掉。可以买衣服、买书、参加社交活动、行业聚会,作为寻找机会的投资。

就目前而言,钱少了存起来也不划算。可以尝试着包装自己、塑造形象,衣着整洁有精神,女生如果是短发可能会更显的干练。除此之外,要多与市场部的人员沟通。其中透露了一个小秘密,通常人在需要合作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眼前”的人,即经常联系的人。

嘉宾具体分享了职业规划发展如下。

第一、要学会包装自己,穿着适合自己的服装以及工作装;不断的提高自己,可以多读书,增长知识;不断的寻找机会。

第二、如果有心去创业,那前提需要多结交朋友,并且争取跨部门的交流,在其中可以多结识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以及负责市场部的朋友。可以从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接触更多的事情。

第三、如果没有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可以去尝试做公关,但开办公关公司的几率较小。

第四、如果选择转行或跳槽一定要慎重。嘉宾认为薪资涨幅5千元以内可以忽略。这个能是嘉宾所处高度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跳槽要越跳越“大”。所谓“大”一是指公司平台大(跳到大公司)、二是指职位大(有大公司到小公司易升职)、三是指创业公司发展前景好。毕竟互联网公司人员流动量大,能否坚守的住?要慎重选择。

第五、创业并不是好办法,需要心理准备。现在互联网竞争激烈,争夺快新闻,比较难做。方向需慎重选择。

互动小结

建议在年轻的时候开始制定目标,与本职工作不冲突的事情可多多尝试。多和人打交道,给自己找机会。关于人脉的积累可从同乡、同学、同事中建立;学历与工作经验之议,前者是掌握的知识的表现,后者是能力与机会的积累;男女编辑发展的差别之议,女编辑多注重家庭,过多投入可能导致工作有压力,可能会很难发展。但是,如果能平衡家庭与事业、多改变、提高,并尝试职业装、或剪短发显得更加干练也是容易升职的。总是早做规划,多提高、多积累。

Tags: , , ,

浏览数: 次 星期三, 06月 1st, 2011 工作学习

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