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已经过3载,遥想3年前的今天,仍是记忆犹新。忘不掉那些同胞、忘不掉那些努力、忘不掉那些牵动国人心弦的点点滴滴。
三年前,天灾发生了,远在北京的我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身为团刊记者、校广播员的我,要尽力为灾区受难的同胞们贡献微薄之力。
那时,我还是在校生。一阵轻微的震感,惊动了所有在校的师生,随后大家得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我们团刊遂召开紧急会议,加急发表了《赈灾特刊》。我联系到当时校唯一的一名四川籍同胞,并进行报道采访。那些天,我们编辑记者都在校园里忙碌穿梭着。
在校中心花坛举办义捐,我校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也以身作则,除带头捐款外,还把自己每月的稿费一并捐了,虽然不多,但是那种心情和情谊没有丝毫保留。只愿能帮助灾区的同胞们能好好的吃一顿饭。
随后的日子里,我在校广播站午间播报灾区的最新进展。虽然不能赶赴现场,但是也是在为同胞们祈福,但愿他们早日渡过危机。缅怀那些逝去的生命,生者坚强。
得知前方缺少血浆,我与同班几个好友一同去采血站准备献血,由于需要化验和保证血液的新鲜度,我们当天只能先填表、留下相关信息,在需要的时候优先联系我们。
一处有难八方支援,世间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虽然我们彼此不认识、但是我们都是一样的中国人,我们是不可分离的同胞。每当看到灾区那些画面,心中实在不忍,只想着尽自己的力力量去帮助他们。尤其是那些孩子,他们本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那些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其乐融融的。那美丽的风景应该是更加美丽的。可这一切,被突然袭来的地震摧毁了。而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渺小、脆弱。一切就像一场噩梦一般,缠绕着我们每个人。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结束,因为我们还有信念、还有希望。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渡过难关。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四川在重建、孩子们的背起了书包回到了新的教室。一个个家庭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和考验之后,变得更加温暖。
汶川,明天一定会更好。逝者已矣,愿他们在天堂安好。生者要坚强,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一起用双手打造美好的未来。我们也应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于一些人来说,我们很幸运、很幸福。
三周年了——珍重·珍惜·回忆·祈福。
93期的网编训练营活动在智联招聘的培训室里结束了,嘉宾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利用“词媒体”来帮助我们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93期嘉宾 吴彦鹏先生 更多集锦
本期嘉宾互动百科副总裁吴彦鹏先生和会员早早的就赶来了会场,并给大家带来了互动词海的小册子,并精心的准备了PPT,可能真的是好事多磨吧,投影临时出了问题,好在经历曲折之后,我只简单做了开场的引导,终于活动照常开始。也因为时间宝贵,嘉宾和会员、包括我们和智联的工作人员都很珍惜。
我们网编有时候需要冷静的思考自己想做的东西,在媒体不断进步的时代里,也给我们网编带来取得更大的价值的契机。嘉宾老师指出,目前网站的大部分流量的来源是通过用户用搜索引擎得到的。现在的用户有自主性,并且善于利用搜索引擎。那么我们就要满足于用户的需求,为用户着想。嘉宾老师用神五举例,结果发现所搜到的专题多是一些成果性的文章展示,综述的文章少而又少;而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也急需要有人来进行精编。
据嘉宾老师出示的来自联合国的统计,语言在逐渐的消失,而与此同时新的词汇也在不断的增加。嘉宾老师很幽默的说道,不知道在未来是否只剩下汉语和英语,这事儿也说不定。不过语言越来越统一确实大趋势。也就是说,每天都会有新的词汇被创造,并且是不停的被创造。期间还加杂了苹果公司与诺基亚公司生产手机的差别。前者就是为了是消费者容易辨别记忆,iphone从一代到四代,几乎外型等没有特别的变化,就是不断加强人们对它的印象。
也正是由于词汇在不断的被创造,人们需要搜索的新词汇解释越老越多,国外出现了维基百科,国内目前有互动百科、百度百科等,来帮助人们理解新词汇。所以,百科能够创造更多的流量。而编辑的价值在于对信息的整理,否则再多的同质新闻只是给搜索引擎做嫁衣,所以我们的价值体现在对新闻的精编。有些文章的转载前提是有目标性的受众,如经济类的文章对于非经济领域的人们而言,大量的名词术语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文章的转载需要推敲。解决此状况也不难,就是文章之后加上注解。不过,毕竟比不上专业领域的受众更有针对性。
在第5代移动的互联网时代里,我们的视野和能力需要提高。在做信息整理以及精编工作时,记住要学会用词典。一是获取信息,二是便于加工。讲到这里,嘉宾老师遥想当年上大学时进校广播站时播音的亲情景来举例,我也联想起自己在校广播站的日子。
语言鸿沟时刻存在 ,我们需要把热词进行整理汇聚。而媒体的价值在于稀缺性,我们现在在海量的信息中需要重新创造稀缺性。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到其中,来参与到一个事件中,在百科中就如此,存在着大量的自愿者团队。对此在互动环节中,有会员提到了版权问题、以及学术派别的分歧等,嘉宾老师解释道,这是一个词条在不断严谨、完善的过程,很多都是志愿者团队参与其中,另外百科不宜做“观点”,是事实的陈述,在活动结束后,嘉宾耐心的和部分会员继续交流着……
或许是时间的问题,也或许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有关语言、有关词汇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也许有一天会出现“新”的表达方式来取代现有的,但是,目前重要的是,身为网编的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同仁们,你找到了么?
会前小合影:
照片名称:鞭牛士纪念T恤
照片描述:20100723鞭牛士网编训练营93期活动现场
上周末是母亲节,看到很多好友的记录,很多都为母亲快递了礼品,男朋友送的是养生的书籍。我有一个好姐妹刚巧母亲节那天是她的生日,真是难得。发了祝福的短信给她,也提醒她给她妈妈打通电话。
正巧,那天英语课上,我们学习了一篇名为《The Present》的文章。讲述了一位八旬的老人,在自己生日那天期盼着自己的大女儿能来看她,至少能送她一件礼物。她的小女儿是小学教师,一直未婚,守在母亲身边,在去次去做手术之前,为母亲请来一位保姆先行照料,可是她再也没有回来母亲身边。而大女儿以及女婿虽然事业有成,但是却很少来看望她,一年也来不到3次!文章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老师讲的也很生动,无一不体现出老母亲对女儿的期盼。故事的结果是:大女儿还是没有来为80岁的老母亲庆生,母亲的泪水浸湿了大女儿寄来的那张支票……
不知道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那么健忘,不记得父母亲是如何把幼小的我们含辛茹苦的养大的?总是觉得父母亲的唠叨很烦人,经常就去顶嘴;总是觉得父母亲不能理解自己,有代沟;总是觉得父母亲说话语无伦次而不愿去和他们交谈;因他们行动很缓慢而不愿与其一同外出;因他们吃东西慢又不利索而很不适应,不愿一同吃饭等等。但是有没有想过,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了谁的身上?他们只是一天天的变老了,而我们将来也会老去的。
当有一天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叮咛嘱咐时,再也不能坐在一起吃饭时,再也没有机会一起聊天、看电视、做家务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能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有时间就多回家吧,哪怕打个电话也是好的,免得家人牵挂。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忙真的不是理由。子欲养而亲不在,就像盖茨所说的:世上有一件事不能等,不是怎么赚钱,而是孝敬父母。
前不久,有个天蝎的美女刚刚做了母亲,她的女儿刚好也是属虎的。我和她说,我们还真是有缘呢。在她的空间里我能体会到她那种伟大的母性,养育孩子的那种幸福。替她高兴,也祝她母亲节快乐。
We never know the love of our parents for us till we have become parents.(养儿方知父母恩),请别再浪费时间了,百事孝为先,每天都该是母亲节。
时间的脚步从未停留过,总是滴答滴答的摇摆着~生活也在继续,畅然、安静、纷扰、忙碌、开心、感伤、释怀……
最近,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总外绕在身边。除上课之余,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也或许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细细的想些问题;能够参加一些久违的活动,到现场去学习;能自由的到处去走走,去公园看看花看看草、看看小动物;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在一起,吃美食、谈工作说生活;看看电影,完全的融入,看到会心的傻笑或忍不住流泪,肆意的宣泄着自己的情感,抛弃所有的烦恼,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昨天和朋友们打羽毛球,场馆里的人确实不少。好久没有这样子的运动了,无关球技,只是单纯的运动下筋骨,放松心灵。而大家打球打的大汗淋漓,不过很是痛快,慢慢地调整,以后再和大家学打球,变成业余球员。
周五刚刚和一位认识很久的姐姐一起吃晚饭做了告别,她昨天已经顺利的到了自己的家中。我们虽不常见面,但却能感受到那种牵挂,一直没有太过感伤,四个人一直闲聊着,谈谈工作、谈谈生活、谈谈将来的事情。直到分别得那一刻才表现出那种不舍,或许以后见面的机会有很多,但是却不知是那一天的事。我主动地上前去和姐姐抱抱,她虽然很瘦弱的身躯,但是抱的确是那么的用力,我没敢太用力,怕更加不舍。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突然间变得伤感,眼泪不听话的滑落下来。直到23点多,才发出去那条给我们两个现在自由却又一直努力追求的人共勉的短信息。祝她在那边过的好吧。似乎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喜欢这种氛围,不能控制情绪,可是世间总要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知怎么的,受不住与别人分别。
但却在自己决定离开时变得很洒脱,同事好友说有些伤感,我倒是很是乐观。对得起自己,也问心无愧,因为从不懈怠,该忘记的要学会忘记,该记住的就努力记在心中。关于友情来日方长,保持联系就好了。慢慢地沉淀、慢慢的调整,等待再次全力前进的那一刻,依旧乐观、依旧勤奋的我。继续与人为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那些人那些事还是好自为之吧。
兜兜转转,人来人往,是是非非,今天听到蔡健雅的一首老歌《达尔文》,我们都需要进化成更好的人,随即把qq上的个性签名改成成了达尔文。是的,活在当下,慢慢沉淀。
曾经也听过这首歌,但是当时没有太多的印象,还是那天姐姐唱给我听,我才回忆起来就是《达尔文》这首歌。
早上姐姐在豆瓣看见一句话,说送给我看看“我希望我自己一直能坚持下去,永远都不会变质。能够接受事与愿违。能够平静的接受一切。沉淀自己,希望永远看见的是那个纯粹的我。”
我在微博上也和大家分享了,有几位朋友也留言了,这样子挺好的。
不完美、不完善、不清晰……
面对困难、面对不足、慢慢进化,进化成更好的人。
信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前方或许又是柳暗花明,谁也说不定。
前提是进化成更好的人……
附上《达尔文》蔡健雅
我的青春也不是没伤痕
是明白爱是信仰的延伸
什么特征人缘还是眼神
也不会预知爱不爱的可能
保持单身忍不住又沉沦
兜着圈子来去有时苦等
人的一生感情是旋转门
转到了最后真心的就不分
有过竞争有过牺牲
被爱筛选过程
学会认真学会忠诚
适者才能生存
懂得永恒得要我们
进化成更好的人
我的青春有时还蛮单纯
相信幸福取决于爱得深
读进化论我赞成达尔文
没实力的就有淘汰的可能
我的替身已换过多少轮
记忆在旧情人心中变冷
我的一生有几道旋转门
转到了最后只剩你我没分
有过竞争有过牺牲
被爱筛选过程
学会认真学会忠诚
适者才能生存
懂得永恒得要我们
进化成更好的人
有过竞争有过牺牲
被爱筛选过程
学会认真学会忠诚
适者才能生存
懂得永恒得要我们
进化成更好的人
懂得永恒得要我们
进化成更好的人
进化成更好的人
学会长大,学会生活
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不够成熟的表现,那么,我不够成熟,至少有些时候我不成熟。
思考的问题不能够完整且准确的表达给别人是不成熟的表现,那么,我不够成熟,至少有时候我不成熟。
还记得春节前老板的教诲“不是刚毕业的学生了,要成熟点。”我想也是吧,毕竟实习加上工作的时间也有短时间了,该学会长大,学会生活了。
关于学习
去年的上个周末我在一个陌生的学校里考试,而后心中充满期待,今年的此时我在一个陌生的学校里上课,而后是对未来的更多想法,当然现在每个周末安排的还算是“充实”。失去的与得到的总会有比例,这个不容置疑。
关于工作
一直以来,负责的内容有很多的调动,但是内心的奋斗感丝毫没有改变,只想好好的学习实践,好好地积累经验,现在能做个有想法的编辑,将来想去做一名策划。感觉和人打交道很有意思,或许是在校园里的时候,每周去校广播站做节目和去校编辑部采编院校新闻时留下的那种感觉吧。也或许是那个时候,无所畏惧,有足够的时间吧。
不过现在也不错啊,遇见的问题多了,学习的机会就多了,动脑筋思考的时间就多了。但是,沟通是必要的。不论你的想法是怎样的,只要在一个团队里,就要都沟通,多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当然一些争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沟通时要学会最好的方式。
试适时去请教有经验的朋友们,也不失为一个成长的机会,当然至少要有个想法,才能继续下去。
看到一个好友的签名想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想然后去做。没错的,不想就去做那是蛮干,只想不做,充其量是个美好的幻想。
关于爱情
我想我是幸福的。至少在我和男友相爱恋的这一周年的时间里,我感觉是幸福的。第一次一同和朋友们出游、大家通宵K歌,第一次和我们的家人去爬山,第一次一起看电影、送我生日蛋糕、送我迟到的情人节瑰、微博上那些朋友的祝福……点点滴滴记在心头。生活是多彩的,有晴天有阴天但充满着温暖的气息,感谢有你一路同行。
关于生活
今年本命年了,能健康的长到现在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虽然一路上跌跌撞撞的,有冒失、有惊喜、有泪水、有欢笑……我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在人生的轨迹里慢慢的留下每一排脚印。
现在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多么想回到家人身边好好的陪陪他们,陪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
最后要给自己肯定与鼓励,坚持自己的坚持,执着自己的执着。
一直留长发,渐渐的就成了习惯,而且我总觉得女生或多或少都要是喜欢长发的吧。还记得小时候,好友几个一起相互摆弄辫子,当然短发也是一种风格,看个性吧,有的女孩子剪起短发来却是另一番风味呢,很利索很酷。我晓得时候才剪过短发,后来就一直是直发了~
不过似乎很久没有打理它们了,一个是没有时间,一是看着上次都不记得何时去理的“失败的”头发,本来和理发师说剪发,结果却是用削刀理我的头发,结果就有了“后遗症”,我还说呢,怎么一下子多了很多分叉的头发,哎,真是失败,就这样好久都能没有去打理头发了。就像杂草一样长着,连刘海都可以扎在后面了。
平时就是简单的马尾,偶尔就是盘起来,免得被风吹乱,又利落。柔软的发质就这点不好,很容易变形,一觉醒来,完全没有感觉,很凌乱,仿佛是烫过大波浪后的头发一样。
男友周末刚在那家店里剪的头发,我觉得效果不错,看上去很舒服。最重要的原因是,男友说,这家店只用剪子,剃刀等式辅助工具,说的我很动心啊。昨天,下班之后,男友就陪我径直去了理发店,虽然到了店里已经是差一刻钟就八点了,稍等了一会,就轮到我了,理发师也很帅,斜着的长长的头发已经到了脸颊,而且是染成了黄色,很阳光的样子,人也和蔼,我们仨边聊天边理发,没想到这头发理了一个多小时,在原来,我从不会让理发师在我头上剪超过半小时的,另外,恐惧那些削刀。这次,因为我的头发长,所以他剪起来很费功夫,不过还好,最终还是搞定了,原本参差不齐的头发变得有条理了,前面的刘海也由“无形”变成了齐刷刷的刘海,一直以来没有尝试过这样的刘海,没关系,换个发型,换个心情吧。从马尾突然到披肩长发,还真不习惯呢,总是下意识的想要去扎起来,不过慢慢就适应了吧~
剪发需要勇气,从没想过剪很短,也不想去减得很短,我喜欢女生的长发~
颐和园风景 夕阳古树
时间的脚步总是一刻也不停息,在这稍纵即逝的时光里,我们还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好好的活着,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身边的亲人、朋友。
每当全力付出时,请相信一定会有回报的。相信生活的美好,相信爱情的甜蜜,相信人们的善良,相信你自己的未来。
当我们努力前进时,一定会感到疲倦,但与此同时,有人愿一辈子与你并肩而行时,我们只需微微笑一笑,抬抬头,看看蓝蓝天,阳光也会是灿烂的。
该投入的就要全神贯注,该忽略的就不要再自己去理那凌乱的毛线团般的复杂的事。时好时坏只要能分辨就可以了。
善良的对待周遭的人与事,怀着感恩的心、积极的心、乐观的心、坚守住属于自己的那份执着。看到男友的记录,他说:好人有好报,曾经请他帮忙的一个朋友,现如今也来伸出双手来帮他了。就是啊,平日里与人为善的人当然会受人的喜欢。很多事情没有必要斤斤计较,就算是得到了眼前的利益也不会是长久的,古人已经论证了的。记得很久前看一部韩剧《my girl》那里面的女主人公就总是说善良的会有福报的。
心中有阳光的人才会看到灿烂的阳光,心中美好的人才会用宽容去对待万物,关爱众生。哪怕自己的力量有限那也请尽力,因为随着时间的积累,那会变的更美好。
多些宽容、多些关爱、我们能够健健康康的生活着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自己的世界一定要充满阳光,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因为我们有自己要守护的、坚持的执着。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努力的、勇敢的活着。
春天的踏青可我却错过了~
明天(3月6日),是3月的第一个周末,最近的天气都暖暖的,使人感觉很舒服。或许该活动活动筋骨了,外出走走去踏青~
某天和同事下班一同回家的路上,扑面而来的暖风让我感是初夏般的清爽。幻想着身着夏装,走在绿荫丛中,看着路边盛开的花朵,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前两天,姐姐就开始约我周末一起外出游玩了,身边的朋友们也是蠢蠢欲动了。有的早就准备好了行头,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呢!
最近,网站刚刚改版,负责两个大版块,一个生活、一个产品。手里的工作比较繁忙,也顾不上其他的事情了。
话说来也巧了,好友amm也邀请我周末去爬山了,可惜无奈,我真想变成旋涡鸣人,使用影分身之术啊,霹雳啪啦的大变身,可是我只是个凡人~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不会脱离大家的,难得的相聚。
春天的踏青,我盼望的;总会有机会的,我相信的。
……………………小亚楠的分割线……………………
附上:某日我和好友的搞笑记录真实版~
A 14:33:06
楠木头!周末跟我们一起爬香山去吧!牛牛都去。
我 14:33:51
可能时间上来不及。。。
我 14:33:55
我也很想去的。
我 14:34:04
你们爬一天?还是爬半天?
A 14:34:11
旷课!
A 14:34:22
下午14:00——17:30,大雷说
我 14:34:22
额。。。二天上课就旷课啊??
A 14:34:35
周日下午14:00——17:30,大雷说
我 14:34:36
额,好像不行了。。
我 14:34:45
这时间冲突了
A 14:34:53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 14:34:59
你们去吧。以后有机会我就去哈
A 14:35:03
旷课啊…….悟空
我 14:35:07
错了,我是师傅
我 14:35:19
媛和另外一同事是我徒弟
A 14:35:36
重回学生时代,重温旷课时光。
我 14:35:53
我上学时就没有旷过一节课,包括选修课
我 14:36:00
【汗的表情】
A 14:36:39
我也是……除了第一年的政治经济学,也没折过考试
我 14:37:14
哎, 【握手表情】
A14:37:20
所以我说,学生时代要是能重来一次,我一定把所有能旷的课都旷一遍…….
我14:37:24
【被雷到了】
A 14:37:28
【握手表情】
A 14:37:41
【奸笑表情】
地铁已经逐渐成为大家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了,可是我就不明白了,怎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不会”坐地铁呢?今天也不淑女了,做回“小愤青”!
不说每天上班时赶上高峰期,大家谁挤到谁都需要谅解些、包容些,大家都在赶时间的。看看换乘站就知道有多少人上上下下,有这精力在一直念叨“哎呀,别挤了”,自己却在用手肘顶到其他行人,还不如去排队按顺序走下去呢。还有的是下车不提前换,(不排除人多换不动,但是可以前几站慢慢换啊)导致拖延了地铁的时间。另外,就是上不来了硬是靠着人家的蛮力挤了上来,而且还是锲而不舍的,只听那屏蔽门滴滴作响,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来来回回没有个几次都不行呢!哎。
坐地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还有人不自觉啊,总有一些人高马大的男子坐成一排,要么玩PSP、要么打电话、发短信、读报纸。旁边站着抱小孩儿的妈妈、或者那些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却没有座位可坐,更没有人让座!!!车向内播放的广播都没听见么?尊老爱幼是美德,把座位让给需要帮助的人!那些睡着的就不说了,估计是工作累了,现在人的工作节奏和压力也能理解,可其他那些人呢?真是搞不懂!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每天都在坐地铁,在电梯上就没看见么?请靠右站立!总有冒泡的,不自觉的人存在。要么就是站在左边一动不动,你走到他那不是说声“请让下好么?”就是要绕到右边在绕回到左边继续向上走。还有就是两人并排站着的!更是无语,不道德就算了,还没事人儿似的在那胡聊神侃。非要别人说动啊???看不懂要求么?多耽误别人的时间啊!!!还有在车厢内吃东西的人,就更别提了,您自己个儿想想就知道啥感觉了……
………………………“小愤青”的分割线……………………………
在周末走地铁且不是高峰期的时候,我要是有机会就去第一节车厢的第一个门口那里,透过玻璃能看见乘务员的操作,喜欢看乘务员开地铁,总觉得很神秘。
今个从西直门上车就看着,一直看到我下车。估计那乘务员都觉得莫名其妙了,朋友开玩笑的说,估计人家都觉得危险了?我说为什么?他答说人家拍你是坏人,来踩点准备做坏事儿的。我晕,我像么?
一直以为地铁是全自动化的,因为常听说在铁轨上都是有电的,所以各位就算在赶时间也要注意安全,站在黄线以后哈。
一般开地铁是两个乘务员,我看了一路粗略的有了了解。终于明白为什么有时候车要停两次才会开车门,不只是因为要对好大家排队上车的标志箭头,还因为在车头的方向哪里有一面很大的镜子,停准了才能看到开门的那侧车身的全部,以便乘客上下车更安全。
每到一站的时候,邻近站台那侧的乘务员会先下车,然后按下开门的按钮,看着大家上上下下,并且会按下站台最前方的邻近大镜子旁边的一个绿色按钮,一按那个按钮,就会发出铃铃的响声,提醒大家抓紧时间上下车,仔细看会发现那有个倒计时的电子表,比咱们在地铁站看到的那种红色的电子时钟要小很多,而且是绿色的。在车门关闭之后,他会确认,然后再上车。我可是追到车门看到的,他差点以为我就要下车了呢。知道今天才发现原来地铁的速度大约是控制在68—70左右的匀速行驶。总以为它是全自动的,没想到,还需要乘务员的操作,他不时的要调节那个“控制杆”出站时引擎牵引是4,一旦速度提到70就关闭牵引。
很有趣的是另外一位乘务员还在记录着什么。但是一旦看到相向而行的列车时,他会马上站起来,因为看的是他的背影,也不知道他们需要做些什么,还是只是站起来证明本次列车是两个乘务员。
我下车后还看着他站在大镜子操作,我们面面相觑,后来我先微笑着转身走了,他也回到了车里,估计还在莫名其妙的思考呢吧——这个“疯”丫头终于下成车了?
每次乘车人多时,我都会被挤到一边,那样也不错,可以透过车窗看风景,记得元旦那会坐地铁上班还能在地铁上看日出呢~可在地铁乘务员的前方都是铁轨,看着我都头晕了。他们真是淡定啊。我记得有次我是在左后一节上的车厢,看在后面快速远去的铁轨晕的更快,操作室里空无一人,只能看见一些指示灯不停地闪烁着,有机会大家也可以试试看啊。
“小愤青”的唠叨暂且到此为止,有劳各位看官了。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Nov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