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十一月的部落格

小亚楠的Blog

归档 - 05月, 2011

关于新闻信条和新闻自由未来的探讨

BiaNews网编训练营:

2011年5月13日,由鞭牛士联合新东方举办的第112期公益性活动《网编训练营》之《新闻信条和新闻自由》如期举行。

网编作为互联网的从业者,和无数媒体一样。追逐着新闻自由,不论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立场,还是为了使新闻无限接近真相和公正。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肯定有过背离新闻信条的报道,我们要怎么抉择?什么是新闻自由?为什么要新闻自由?何来自由?出路何在?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网编训练营》又一次走进新东方,在纽约厅与嘉宾——雪球财经i美股副总裁梁剑先生,围绕着新闻信条和新闻自由进行探讨。

现场气氛融洽,座无虚席。与会者除一如既往支持鞭牛士网编训练营的老会员之外,还增加了很多的新面孔,近40人前来学习交流。与会会员在门户网站腾讯网、搜狐网、新浪网以及人民网、教育类网站、健康类网站、旅游类网站、51cto、58同城、电商美兮阁、营销在线、公益时报、博酷网、食品安全类网站和中国LBS社交服务网站等网站就职,涉及了在职网络编辑、网站运营及推广、策划、项目及产品经理、营销主管、公关媒介、市场、站长、记者、分析师、工程助理、在校学生等多方位的人群。

本期主讲嘉宾分享的精彩观点:

梁剑先生认为新闻自由,实质是市场准入的自由;

单个(少数)媒体是无法保证新闻的公正以及践行新闻自由的理念;

无数媒体,主观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各自利益立场进行新闻报道,客观上促使了新闻无限接近真相;

专制与自由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审核、监管,而是这些审核、监管的规定制订过程、执行标准、执行经过和结果是否可以被公开讨论,公开质疑。

具体讨论了以下内容:

一、为什么要新闻自由?

实现客观,公正的报道,反映社会真实,推动社会进步……

二、什么是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不是想说什么就什么?也不是那主编想刊登什么,想报道什么就报什么!主编、总编,不是由记者、编辑民主选举出来的。虽然新闻的第一手资料来自记者和编辑之手;主编和总编有着新闻筛选的权利,还有集团股东掌握新闻集团的大权等。从前面的讨论结果看,记者,主编,媒体,言论都受资本家控制。梁剑先生给新闻自由下的定义是:在充分市场竞争下的准入自由。无数媒体,主观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各自利益立场,客观上促使了新闻无限接近真相,无限的接近公正。

三、何来自由?有何公正可言?出路何在?

梁剑先生认为:从来不存在,未来也不存在,单个媒体的言论自由(或者说公正报道)。

即使是我们目前认为最客观公正的媒体,也并非天生如此,更非一直如此。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肯定有过背离新闻信条的报道。

如果说资本家控制媒体,那么谁控制资本家?结论是市场!资本家需要赢得市场。媒体也需要生存,它需要占据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以保持自己长盛不衰的地位。可能存在看淡财富的资本家,但是无论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最大的赢取市场份额,是基本的需求。

与此同时探讨了市场是否等于消费者、读者或者使用者。消费者是散沙,而资本家控制大量社会资源,可以欺骗读者。

那么如何实现自由和公正?

梁剑先生谈到了资本家也不是一个,而是无数,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资本家。媒体也不是一个资本家控制。每个个人都有可能控制一个媒体。并引用以下文字做解释“可以在某些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某些人,但决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

市场充分竞争,读者(市场)选择媒体。嘉宾举例说道,假如某网站或单位出现负面或者丑闻,其自身会努力去按掩盖,而其他的网站媒体会不遗余力去揭发。

新闻自由需要包容。自由的社会,价值观多元化。自由准入的市场,也会生存着各种取向的媒体。市场的充分竞争,媒体的自由准入,它们让新闻自由成为可能。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具有各种价值判断和取向的媒体才可以争奇斗艳,提供给大众量尽可能多、面尽可能广、度尽可能深的新闻。尽管,资本家很多,但他们已经不可能收买所有的媒体,而单个媒体也不可能仅受一个资本家控制,媒体扼杀的难度开始加大,新闻变得越来越自由。

四、如何对付假新闻、假信息的传播?

现如今的网络中存在这大量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另外,微博的虚假信息传播。而随着记者、网编阅历的丰富,自然就有自己判断的标准和价值取向。

五、民主体制下的政府控制和新闻自由的未来

没人有天生希望被批评。也没有政府喜欢媒体一味的批评报道。

梁剑探讨了专制与民主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审核、监管,而是这些审核、监管的标准制订过程、执行标准、执行经过是否可以被公开讨论,公开质疑。理论上,自由市场的准入制下,只有公司制度,而没有媒体制度。

梁剑先生把政府控制媒体的可能途径大致划分为:自办媒体、上市媒体(比如在纳斯达克收购SINA,在香港收购无线电视等。)和直接任命媒体负责人等。

但是在控制下的新闻自由还是有光明的。那么希望之光从何而来?来自民营媒体,它们是推动新闻自由的中坚力量。嘉宾提到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传媒行业的那一天起,新闻自由就有了可能。因互联网是个伟大的工具,而我们是掌握里这伟大工具的人群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包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成为“媒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在这样一种开放的氛围下,新闻开始无限接近公正,自由逐渐成为可能。

在互动环节,有网友提问:如何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新闻自由?梁剑老师认为,目前我国处于调整期,有一个过渡时间,不能简单套用他在讲课中提到的民主体制和专制体制。

活动结束后,网编训练营嘉宾梁剑先生与在场会员合影留念,同时也预祝BiaNews早日成为i美股的研究对象。并表示通过BiaNews平台继续交流。

112期网编训练营合影

嘉宾简介:

梁剑,现任雪球财经i美股 副总裁。2001年进入网易,曾任新闻中心主编、总编室总监、产品总监等。

BiaNews网编训练营112活动专题:http://bbs.bianews.com/topic/wbxly/112html

BiaNews新版群组在这里:http://bbs.bianews.com/forum.php?gid=4

网编训练营简介:

网编训练营主要培训对象为网络编辑,讲课老师则包括了网媒和传统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品推负责人、BD合作负责人、市场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博客负责人和创业公司的创始人。

网编训练营试图完全站在网络编辑的立场上,以鲜活、生动、实践性强的培训内容,一步一步为提升网络编辑整体素质贡献绵薄之力。

另外,新年新气象,为给大家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交流的活动机会,以及更好的激发大家的潜能,BiaNews网编训练营在2011年隆重推出优秀学员认证!凡在2011年积极参与网编训练营活动的会员均有机会获得网编训练营勋章以及最终的证书认证。(文/李亚楠)

Tags: , , , ,

星期四, 05月 19th, 2011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

三年前的今天 回忆·祈福

时间一晃已经过3载,遥想3年前的今天,仍是记忆犹新。忘不掉那些同胞、忘不掉那些努力、忘不掉那些牵动国人心弦的点点滴滴。
三年前,天灾发生了,远在北京的我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身为团刊记者、校广播员的我,要尽力为灾区受难的同胞们贡献微薄之力。
那时,我还是在校生。一阵轻微的震感,惊动了所有在校的师生,随后大家得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我们团刊遂召开紧急会议,加急发表了《赈灾特刊》。我联系到当时校唯一的一名四川籍同胞,并进行报道采访。那些天,我们编辑记者都在校园里忙碌穿梭着。
在校中心花坛举办义捐,我校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也以身作则,除带头捐款外,还把自己每月的稿费一并捐了,虽然不多,但是那种心情和情谊没有丝毫保留。只愿能帮助灾区的同胞们能好好的吃一顿饭。
随后的日子里,我在校广播站午间播报灾区的最新进展。虽然不能赶赴现场,但是也是在为同胞们祈福,但愿他们早日渡过危机。缅怀那些逝去的生命,生者坚强。
得知前方缺少血浆,我与同班几个好友一同去采血站准备献血,由于需要化验和保证血液的新鲜度,我们当天只能先填表、留下相关信息,在需要的时候优先联系我们。
一处有难八方支援,世间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虽然我们彼此不认识、但是我们都是一样的中国人,我们是不可分离的同胞。每当看到灾区那些画面,心中实在不忍,只想着尽自己的力力量去帮助他们。尤其是那些孩子,他们本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那些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其乐融融的。那美丽的风景应该是更加美丽的。可这一切,被突然袭来的地震摧毁了。而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的渺小、脆弱。一切就像一场噩梦一般,缠绕着我们每个人。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结束,因为我们还有信念、还有希望。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渡过难关。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四川在重建、孩子们的背起了书包回到了新的教室。一个个家庭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和考验之后,变得更加温暖。
汶川,明天一定会更好。逝者已矣,愿他们在天堂安好。生者要坚强,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一起用双手打造美好的未来。我们也应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于一些人来说,我们很幸运、很幸福。
三周年了——珍重·珍惜·回忆·祈福。

Tags: , , ,

星期四, 05月 12th, 2011 小亚楠的角落 没有评论

网编训练营112期:新闻信条与新闻自由

鞭牛士举办新东方协办第112期公益性活动《网编训练营》将于5月13(周五)晚19:30举行,本期我们请到的主讲嘉宾是雪球财经i美股副总裁梁剑先生。

本期网编训练营的主题是《新闻信条和新闻自由》。

无数媒体为追逐着新闻自由,主观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各自利益立场,客观也上促使了新闻无限接近真相,无限的接近公正。

那么什么是新闻自由?为什么要新闻自由?何来自由?

或许从来不存在,未来也不存在,即使是我们目前认为最客观公正的媒体,也并非天生如此,更非一直如此。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肯定有过背离新闻信条的报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加本期训练营和嘉宾梁剑老师一起探讨。

报名地址:http://bbs.bianews.com/thread-276826-1-1.html

IMG_0657.jpg

雪球财经i美股  副总裁:梁剑

嘉宾简介:

梁剑  ,现任雪球财经i美股  副总裁。

2001年进入网易,曾任新闻中心主编、总编室总监、产品总监等。

活动流程:
19:00——19:20 签到
19:20——19:30 交换名片、会前交流
19:30——19:35 主持人介绍嘉宾
19:35——20:30 嘉宾演讲
20:30——20:50 Q&A、现场互动
20:50——21:00 合影留念
21:00—— 活动结束
活动相关说明【详见http://bbs.bianews.com/thread-229310-1-1.html

112期训练营:新闻信条与新闻自由 答疑讨论帖

活动费用:
本活动为公益性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报名要求:新老用户请上传头像及填写相关真实信息。

特别感谢本期训练营场地赞助方:新东方

Tags: , , , ,

星期三, 05月 11th, 2011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

网络信息传播和互联网行业观察

BiaNews网编训练营:

2011年5月7日,由鞭牛士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举办的第111期公益性活动《网编训练营》之《关于网络传播的实务与经验》如期举行。

本期活动是《网编训练营》第一次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全国班),并纳入了其教学内容。第一次组织会员周末学习交流,与嘉宾——腾讯网副总编辑马立先生,一起围绕着网络信息传播和对互联网行业的观察进行探讨。

此次活动由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陈少华教授主持,并进行相关介绍。5月7日下午2:00与腾讯网副总编辑马立先生,共同讲解《网络传播实务》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解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国互联网行业观察。

现场气氛融洽,座无虚席。与会者除一如既往支持鞭牛士网编训练营的老会员之外,还增加了很多的新面孔,近50人前来学习交流,其中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分在职研究生(全国班)的学生,河北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师。与会会员在门户网站腾讯网、新浪网以及中华网、教育类网站、健康类网站、汽车类网站、电子商务和中国LBS社交服务网站等网站就职,涉及了在职与网络编辑、网站运营及推广、策划、项目及产品经理、公关媒介、市场、在校学生等多方位的人群。


本期主讲嘉宾分享的精彩观点:

马立先生认为新闻标题应该具有下功能:提示新闻内容,告知读者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信息;评价新闻内容,向读者提示新闻本质,让其了解新闻的意义、价值。

互联网从业者要了解网络媒体受众心理预期:快速获取最新信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

关于评价新闻标题的好坏的指标,马立先生引用了严复的“信、达、雅”。揭示网编制作新闻标题秘籍。

学习互联网相关法规是一门必修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对“新闻信息”的界定。

具体讨论了以下内容:

一、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

标题是互联网内容的核心,也是网络新闻传播最重要的一步。嘉宾老师从新闻标题的功能入手,讲到了报纸与网络媒体标题的差别,并分析了传统门户的新闻列表和大首页,又回顾了网络新闻标题的演进,最后总结了标题制作的四个“要”以及“三字经”。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四个“要”

制作新闻标题前,先要掌握读者的心理,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然后才能针对性给予。马立先生认为,网络媒体受众有3个心理预期:快速获取最新信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

因此,新闻标题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素:1)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2)要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要素;3)要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4)要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三字经”

评价新闻标题的好坏,嘉宾引用了严复的“信、达、雅”。

信,就是准确,忠实于正文,清晰准确的说明新闻事实,不歪曲文章原意,不以偏概全,不断章取义。完整、清晰、恰当、贴切。这是对新闻事实的要求;

达,就是通达,文字表达清楚明白、浅显易懂、不故弄玄虚,不过分渲染,不使用过于晦涩、过于专业的词汇。即标题必须清晰、明白;

雅,就是生动,文字精致,有冲击力,有吸引力。能抓住眼球,有灵气。

对于新闻标题的变化嘉宾总结了三个方面:

一是由倒装句式到陈述句式的变化。早期网络新闻标题新闻要素前置,以满足读者扫描式阅读的需求;后来逐渐规范和严肃,以满足汉语表达习惯的要求。

二是双句式与单句式的变化。双句式一般是两句话,前后呼应,以说明新闻标题的内容;单句式通过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三是单一型句式与复合型句式的变化。复合型句式的标题有主副结构。

嘉宾解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据嘉宾介绍,目前管理互联网的机构和单位有二十家之多,政策法规和监管也在不断完善。从事互联网传播的网编的人员,只有充分了解政策,规避风险,才能保障网站经营安全。另外网编需了解且遵守互联网11条军规。不做危害国家、民族、公共利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

对于互联网行业的观察和思考

嘉宾马立用图表来展示视频网站来势汹汹,对门户网站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而从ALEXA排名看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嘉宾表示“全球互联网市场,三五年一变天!”从微博看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另外,SNS类网站的崛起,给门户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在互动环节探讨了有关如今信息严重过载、验严重碎片化之后将会怎样?你感觉到信息过载带来的烦恼了么?

活动结束后,网编训练营嘉宾马立先生欢迎大家通过BiaNews平台继续交流,以及由本期协办单位为鞭牛士会员推出独享活动:7天试听全部新闻、传播学在职研究生课程!
嘉宾简介:

马立,腾讯网副总编辑。互联网资深从业者,经验丰富,对网络传播领域有一定研究,曾任腾讯网新闻中心总监、总编室总监,2009年出任腾讯网副总编辑。

BiaNews网编训练营111期活动专题:http://bbs.bianews.com/topic/wbxly/111.html

BiaNews新版群组在这里:http://bbs.bianews.com/forum.php?gid=4

网编训练营简介:

网编训练营主要培训对象为网络编辑,讲课老师则包括了网媒和传统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品推负责人、BD合作负责人、市场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博客负责人和创业公司的创始人。

网编训练营试图完全站在网络编辑的立场上,以鲜活、生动、实践性强的培训内容,一步一步为提升网络编辑整体素质贡献绵薄之力。

另外,新年新气象,为给大家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交流的活动机会,以及更好的激发大家的潜能,BiaNews网编训练营在2011年隆重推出优秀学员认证!凡在2011年积极参与网编训练营活动的会员均有机会获得网编训练营勋章以及最终的证书认证。(文/李亚楠)

Tags: , , ,

星期三, 05月 11th, 2011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

新版豆瓣电台VS百度听

百度听贪多太繁琐

百度旗下正版音乐服务“百度听”日前正式开启内测,之前百度发言人透露,“百度听”将允许用户在线收听、下载合法授授权音乐,并创建现音乐库,有报道称:此次推出正版音乐平台ting也意味着百度MP3搭建音乐社区平台迈出重要一步,而且该项服务将融入更多社交网络元素。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推出的百度旅游也融入了SNS和微博元素,用户可以分享和上传内容。而且该项服务将融入微博元素。但是不管怎样都不要忘记初衷。

今早获得邀请码,就去体验了下这个百度听,也顺便看看和百度偶像、百度MP3有什么差别?第一感觉就是“怎一个乱字了得!”密密麻麻的页面、导航分类很大,信息量太大,整整有3屏!看的我有些累。驻足看了看,然后依依点击进行最佳简单的设置,然后就去“我的ting”体验了下。

可能是因为“正版”的原因吧,有些歌曲是没有的。这在昨天我和朋友在交谈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除此之外,操作比较繁琐,在播放歌曲列表时,会弹出一个新的小窗口,所含的信息量并不很大。最重要的是,我只能选择喜欢没有不喜欢的按钮,这个什么道理?

关于融入了微博元素也是能理解的,毕竟现在很多人比较热衷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信息分享模式。但问题就来了,我自己听歌而已,每个人的风格都不同,喜好也不同,既然是音乐服务产品,就不要远离核心,提供用户所需就可以了。当然至于那些所谓战略意义上的产品设置,对用户而言很遥远,我们只求有一款方便听歌的产品,在闲暇之余,静静的享受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带来的那种美、那种舒适的感觉。对于听歌的需求上,不是想要一个大而全的社交平台。那样的话,可以去专门的小组或专门的社区去交流了。所以感觉百度听有些本末倒置了。记得一个网友当时表示“简直是一锅杂烩汤啊,别的没有。”

或许是新上线的产品、也或许是整体太冗杂、所用的流量一定也少不了,所以才没有开发客户端吧?我也没有看到手机版,不过本来就很少有适合黑莓手机的客户端,包括微博,我的手机是BB9500,之前凡有适用于黑莓的客户端我也尝试应用下,不过效果不太好。索性就指直接用默认浏览器登录,反而自在。

百度听总体感觉音质还不错,毕竟要对得起“正版音乐服务”这个名头啊。包含直接下载功能算是方便,但是总体太杂,偏离了我们的需求。不知道后期会如果完善,众口难调吧,但愿能是大多数满意。

豆瓣电台新版很简约大气

说来也巧也是今天偶然发现的,豆瓣电台近期正在邀请做新版的体验,在你登录豆瓣电台时有提示语。有一点想的很周到,就是大家可以随意的切换新版和老版。毕竟有人喜欢先入为主或者需要有一段时间来接受新鲜的事物。这一点能理解,就像BiaNews的网编社区年初改版一样,有些朋友最初还是不太习惯X1.5的版本。但凡事要向前看,只有不断的试探、接受新事物,才能够与时俱进。

还记得之前用豆瓣电台,那时候就很是喜欢,因为很个性化。能满足我静静听音乐的需求。而新版的感觉很很不错,页面更加大气,干净。简约不简单。与旧版不同的是在页面右上角的帐号旁展示了个人纪录,包括累积收听xxx首,加红心xxx首,xxx首不再播放。而旧版则是在页面最下面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来统计,视觉上是一个突破。

细节之处也是不错。如歌曲的展示形式更直观,更突出。歌曲进度、音量调节等细节很“炫”,豆瓣FM中心的设置也很干净利落。今天和朋友们说道此事,结论是“觉得新版豆瓣电台比百度听好酷好多”。

或许是每个人欣赏程度不同,需求不同,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种“电台”,但是最基础的,最核心的还是要满足“听歌”的需要。至于盈利与否那是产品人员需要好好探究的。至于正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心里支持正版的、希望音乐或其他如文学作品等都有一个规范、付出了有应该有回报的,毕竟明星、作家也是常人、也是要吃饭、生活的。所以对于版权问题上,我们也应该是力所能及,共同维护。

豆瓣电台也好,百度听也罢,目前好与不好都不那么重要了,都是需要不断的完善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好的产品问世,我们也好做个更加幸福的网民了。

Tags: , , , ,

星期五, 05月 6th, 2011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

网编训练营111期:关于网络传播的实务与经验

鞭牛士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协办的第111期公益性活动《网编训练营》将于5月7(周六)下午14:00举行,本期我们请到的主讲嘉宾是腾讯网副总编辑马立先生。

本期网编训练营的主题是《关于网络传播的实务与经验》。

现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网站编辑或市场人员,需要更加的了解网络。如何利用好传统的传播理论来指导具体的网络传播实践。如何在工作中逐步实践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前期需要我们多多学习与积累。

而作为有众多用户的互联网企业门户,都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期间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那么,有哪些传统的传播理论和互联网的特点结合的紧密?网站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事件的真实过程是如何?如何通过过去既有的经验更好的引导网民的行为……

如果你正在受这些问题的困扰,5月7日(周六下午14:00),马立老师将在现场分享网络传播的实务与经验,帮你梳理知识,答疑解惑!欢迎大家前来探讨。

报名地址:http://bbs.bianews.com/thread-275006-1-1.html

嘉宾简介:

马立,腾讯网副总编辑。互联网资深从业者,经验丰富,对网络传播领域有一定研究,曾任腾讯网新闻中心总监、总编室总监,2009年出任腾讯网副总编辑。

网编训练营群组地址:http://bbs.bianews.com/group-332-1.html 【学知识交朋友】
网编训练营主题及内容大征集:http://bbs.bianews.com/thread-90261-1-1.html (一经采用,定有重赏)
网编训练营专题:http://bbs.bianews.com/topic/wbxly/
网编训练营新书地址:http://bbs.bianews.com/topic/wbxly/xinshu/
————————————————————————————————————

活动流程:
13:30——13:50 签到
13:50——14:00 交换名片、会前交流
14:00——14:05 主持人介绍嘉宾
14:05——16:00 嘉宾演讲
16:00——16:50 Q&A、现场互动
16:50——17:00 合影留念
17:00—— 活动结束

111期训练营:关于网络传播的实务与经验 答疑讨论帖

本期网编训练营鸣谢
华中科技大学提供场地,本活动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全国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Tags: , , ,

星期二, 05月 3rd, 2011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