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视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去搜索下,你会发现有很多家视频网站,有很多或许你一次也没有登陆过呢,但可能你已经在某些地方观看过其网站分享的视频了。或许就在昨天,你还给你的亲朋好友发送了一个你觉得值得去分享的优质视频,然后,他们又发送给其更多的好友。不要小看这一个简单的过程,在这里就体现了湿营销的特点:互动、参与、分享。
对于“湿营销”,我不太熟悉。但是愈发觉得互联网是很神奇,有无限的潜能,或许我们也可以去挖掘去创造。嘉宾老师给出的定义是:
其特征是:
在之前几期课中,就有嘉宾专门讲过视频、提过营销,包括如何去营销视频的部分(也分享了成功的案例)。但从那之后,我好像有了后遗症似的。对互联网上那些热点比较高的事件持有怀疑态度,总觉得那不是“自然”发生的、“偶然”发生的,而是都有网络推手和策划团队去运行的。若是我关注的越深,感觉就越像是掉进了设好的迷宫一样。而且有种“被欺骗”的感觉。那时候或许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吧。
但是,嘉宾老师提的“湿营销”很有意思。嘉宾说视频最适合适合湿营销了,分享了几个视频实例,包括调皮可爱的依云旱冰宝宝、温馨动人的一个女人的一生等案例。并不像是看其他的视频一样,虽然有些盈利的手段是一样的,(视频的几种盈利手法:赞助和植入广告;节目首发收费;引入无线互联网收费;原创视频活动营销),但它没有给人厌烦的感觉、以及恶搞低俗的印象。优质的视频作品,我想就制作者而言,要用心的去创意。对于传播者而言,就像嘉宾提到的满足他的需求,自己在观赏作品时是种美的享受,而在传播给好友时是自我满足感,分享的快乐时成就感,证明自己的品味。不论是病毒式、还是口碑式,最终是达到了效果。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无形的且有效的品牌传播,而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提到互联网,不得不提到第五媒体手机。不过最近3G市场也很热闹,为使更多的用户升级到3G,运营商充值返话送手机等活动接连不断。而硬件制造商们生产的智能手机的价格战已经拉开了帷幕,乐phone手机也才两千多。前些天在腾讯围脖上,看到往期嘉宾方礼勇老师的播报预计到明年这时候,同款的手机也就一千多,我对此向其讨教。那么,我想那时智能手机的用户会越来越普及,手机用户群体也更加不容忽视。客户端也就会越来越开放,而非仅限于目前的几款。那样,技术使生活更加的便利。手机视频或许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不知道将来这块会有怎样的发展?当然,硬件条件还很受限制,就算是互联网上,也无法大批量的播放、传送高清的视频。而视频制作也要改进,尽量简短的去表达,节奏紧凑,交互相要更强。
总之,现在事情都很奇妙,没有什么事是异想天开。世界是湿的,视频营销也是湿的,或许将来还有多……
4月22日,我参加了鞭牛士举办的第82期网编训练营《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体验》,主讲嘉宾是瑞恩钻饰运营总监:陈勇。嘉宾所说的,电商网站的用户体验很重要,复和式的电子商务模式(网购+体验店+Calling Center=三维立体复合EC)将会成为主流。对了,嘉宾老师透露说今年流行蝴蝶设计,爱美的你可以多留意下哦。
他说对于编辑来说,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在互联网媒体领域,另一个就是在电子商务领域。两个领域的发展思路和要求不太一样。对媒体而言,就是要有组织专题,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目的是吸引受众的要求,最后卖的还是广告,而电子商务的空间非常大,基本上未来的零售行业都会转入互联网。编辑非常重要,因为用户到你的网站来买东西一定是对你网站的品牌,文化,产品内容等等有了长时间的了解和信任才可以。
如往常一样,今天依旧是对生活、极客的版块进行基本的发布、推荐等管理,版块的维护以及去微博上和大家做分享。
一直以来,就这样努力的做着,虽然现在社区合并了,但更需要努力去做。我上次提的生活社区跳转小建议,也被采纳了。现在,旧网址在发帖时,已经添加了跳转说明以及链接。
下午的时候,有个陌生人突然申请加我qq好友,原来是想要和我做友情链接,他说“想跟贵站(原生活社区)合作,看了贵站的网站,觉得蛮不错的”。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我的,而且现在生活社区已经合并到业界社区了,新的网址是 http://forum.techweb.com.cn/forum-170-1.html ,经询问才知道,他是在其他网站上看见的,我曾经在同类网站上申请的友情链接时留下的生活社区的网址和我的联系方式。原来是我之前做的友链申请带来的效应,有付出就有回报~如果社区没有合并的话,我想我是可以和他们换友情链接的。我们沟通了一下,我也说明了现状,并且答应他,如果我们涉及到生活类的网站时,我会再和他们合作的。
没有想到,我们谈论刚刚结束不到两分钟,又有一个人来加我好友,竟然说的也是换友情链接,而且,她说也是通过我之前留下的联系方式找来的。还真是意外,我们也随时保持联系,准备着以后有机会在合作。
真的是很开心,至少曾经的努力没有白费,渐渐的在起作用了。于是,更有动力的继续工作了。最近也在学习思维导图,脑子里也在想着一些事情,关于网站的一些事情。
在新浪围脖上看见这样一段话,觉得很不错: 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保持这种奋进的感觉,希望明天会更好。
近日,搜狐微博与搜狐新闻跟帖“我来说两句”进行数据整合,推出“微评”服务。我早先在搜狐的围脖里转了几圈,页面也很简洁,当时似乎没有太多的感觉,有可能是因为好友数不多吧,第一眼印象是:搜狐围脖就是把搜狐博客和好友的动态整合在一起,所以没有关注太久。而有着强大评论功能的网易一直说要打通新闻和评论的消息倒是引起很多的人关注与期待,而今搜狐却率先实现了这一功能。有消息称搜狐还要将其他的产品线进行整合,这就是所谓的变则通吧。
想想自己负责的中关村生活社区,在新的一年里也要变通变通才是。春节长假回来,19日,我和同事们一样进入了新一年的工作。
仔细盘点下,那些分享类的小插件现在随处可见,一条新闻、一个博客等等都添加了分享到更多的地方,如分享到微博、分享到人人网、分享到开心网以及谷歌收藏、抓虾等很多的地方。这不但扩大了影响面还能增加更多的人关注,使大家有机会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错的小插件为何不试试呢?
前些天,我在生活社区里也加入了“分享到”的小插件,并发布了简洁的说明帖,试着分享到其他的好友圈子里,而非在自己负责的社区里打转。测试的这几天我感觉还好,今天又和负责页面的同事沟通下,他也说不影响,挺好的。
就在加入这个小插件之后,还有一些朋友在线向我询问,可否在中关村生活社区里加入分享到某网站的分享按钮,而我这里已经包含了那些网站,所以没有合作。由此看来,大家确实很愿意将自己喜欢的偏爱的内容分享给自己的好友或者更多的圈子。不过,我们只有下次有机会再合作其他的活动了。
探索无止境吧,相信明天的互联网会更加的完善和强大。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Nov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