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十一月的部落格

小亚楠的Blog

围脖

学习《三网融合背景下的视频湿营销》

  我周四参加了鞭牛士的网编训练营,学习了《三网融合背景下的视频湿营销》,主讲嘉宾是环球网视频总监陆文龙先生。大致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展开讲解:三网融合简介、互联网原创视频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以及视频的湿营销。在这期间,嘉宾也穿插了很多的细节内容。  我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视频和营销,学习了湿营销。那些优质的视频作品,不仅仅是为广而告之,形成品牌,而是一种创新。一种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及个性化的展现方式。我想这应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人内心的关怀。而至于三网融合问题,是件大工程。从发布消息至今,也没有达成协议,我们急也急不来,除了所谓的技术问题需要攻克,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益的纷争。不过我倒是期盼它早日实现融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的便利,资费也会省很多。

  对于视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去搜索下,你会发现有很多家视频网站,有很多或许你一次也没有登陆过呢,但可能你已经在某些地方观看过其网站分享的视频了。或许就在昨天,你还给你的亲朋好友发送了一个你觉得值得去分享的优质视频,然后,他们又发送给其更多的好友。不要小看这一个简单的过程,在这里就体现了湿营销的特点:互动、参与、分享。

  对于“湿营销”,我不太熟悉。但是愈发觉得互联网是很神奇,有无限的潜能,或许我们也可以去挖掘去创造。嘉宾老师给出的定义是:

  

 

  其特征是:

  

 

  在之前几期课中,就有嘉宾专门讲过视频、提过营销,包括如何去营销视频的部分(也分享了成功的案例)。但从那之后,我好像有了后遗症似的。对互联网上那些热点比较高的事件持有怀疑态度,总觉得那不是“自然”发生的、“偶然”发生的,而是都有网络推手和策划团队去运行的。若是我关注的越深,感觉就越像是掉进了设好的迷宫一样。而且有种“被欺骗”的感觉。那时候或许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吧。

  但是,嘉宾老师提的“湿营销”很有意思。嘉宾说视频最适合适合湿营销了,分享了几个视频实例,包括调皮可爱的依云旱冰宝宝、温馨动人的一个女人的一生等案例。并不像是看其他的视频一样,虽然有些盈利的手段是一样的,(视频的几种盈利手法:赞助和植入广告;节目首发收费;引入无线互联网收费;原创视频活动营销),但它没有给人厌烦的感觉、以及恶搞低俗的印象。优质的视频作品,我想就制作者而言,要用心的去创意。对于传播者而言,就像嘉宾提到的满足他的需求,自己在观赏作品时是种美的享受,而在传播给好友时是自我满足感,分享的快乐时成就感,证明自己的品味。不论是病毒式、还是口碑式,最终是达到了效果。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无形的且有效的品牌传播,而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提到互联网,不得不提到第五媒体手机。不过最近3G市场也很热闹,为使更多的用户升级到3G,运营商充值返话送手机等活动接连不断。而硬件制造商们生产的智能手机的价格战已经拉开了帷幕,乐phone手机也才两千多。前些天在腾讯围脖上,看到往期嘉宾方礼勇老师的播报预计到明年这时候,同款的手机也就一千多,我对此向其讨教。那么,我想那时智能手机的用户会越来越普及,手机用户群体也更加不容忽视。客户端也就会越来越开放,而非仅限于目前的几款。那样,技术使生活更加的便利。手机视频或许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不知道将来这块会有怎样的发展?当然,硬件条件还很受限制,就算是互联网上,也无法大批量的播放、传送高清的视频。而视频制作也要改进,尽量简短的去表达,节奏紧凑,交互相要更强。

  总之,现在事情都很奇妙,没有什么事是异想天开。世界是湿的,视频营销也是湿的,或许将来还有多……

Tags: , , ,

星期五, 05月 14th, 2010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

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体验:顾客就是上帝

4月22日,我参加了鞭牛士举办的第82期网编训练营《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体验》,主讲嘉宾是瑞恩钻饰运营总监:陈勇。嘉宾所说的,电商网站的用户体验很重要,复和式的电子商务模式(网购+体验店+Calling Center=三维立体复合EC)将会成为主流。对了,嘉宾老师透露说今年流行蝴蝶设计,爱美的你可以多留意下哦。

 
    在会后,作为消费者的我也向嘉宾老师请教了些问题:如何看待最近很火的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团购,嘉宾老师并不是很看好,列举了国内外的一些类似网站。另外,嘉宾提醒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网购时一定要细心,去甄别商家、商品的真实程度。以及买东西不都是看品牌,还要找到适合你的那个商品。
   
    最近,时间还算充裕,就在网上随便看看。有时也会在围脖上看见一些网上购物的信息,像有些秒杀和团购觉得不错的,我也会参与购买。作为用户和买家,我们应该是上帝,我们需要的是好的体验,优质的服务。就像今天,朋友给我一个家纺网店地址,我想挑一款印花的四件套,样子都很漂亮,真难选择。不过对于这商品的链接能不能给的准确点啊?难得选出两款比较喜欢的,却是有图没有链接地址,花了些时间才找到,哎~
   
    记得嘉宾老师讲过消费者0.06秒的忍受时间,不是按分钟的计算的,这个确实很可怕,但是电商网站不就是要是消费者认识到其网站的页面效果、体验效果都是最棒的,然后为之心甘情愿的进行付费吗?即使小到一个按钮的设置、网站搜素查找设置等(嘉宾老师列举了很多实例进行对比)。而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的是更便捷高效的服务。而电商网站最终是以实现交易为目标,引导消费者付费。所以嘉宾老师讲到“网站要做不同的秀场、专题,来吸引消费者,要把任何一个来浏览网站的用户当作傻子,为他们提供傻瓜式服务。”
 
    想起曾经一些经常网购的朋友对我说,买家不是“傻子”,他知道怎那么去购买。但是我想说:第一,是商家的信誉度的可靠性,使新老买家的认可程度。第二,是商家给用户提供的完美的用户体验,使新老买家得到便利、高效的网购之旅,满足购物需求。电商类的网站就要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使新用户变成忠实的用户,使忠实的用户变成更加忠实的用户。而与此同时,买家也在不断的寻求更便捷优质的服务,在购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网页设计者,嘉宾老师给出了三个问题:
 
1.跟谁说话?2.采取什么样的行动?3.他需要什么信息才愿意行动?并列举很多案例加以说明,例如宣传图中一定要包含商品的三要素:第一要能看到商品本身(实物图必须有),第二能看到商品价格(最吸引人的因素),第三能看到有关商品简单的文字描述。另外,一定要有引导的按钮(绝不可忽视的细节,促成交易的重要通道),把用户当成“傻子”,为其提供全程的周到的服务,这也是我们消费者所希望的,难不成我看到这则广告图之后,还在去自己搜索如何购买吗?顾客是上帝,绝对不能是虚的。
 
后续:
    五一假期前后,我偶然接到两通电话,对方也参与此次讲座,是从事电商的专业人员。我们随便的交谈了下,而后在线上也进行了沟通。
 
    他问我参加陈勇老师的讲座的目的是什么?我是想拓展下自己的视野,毕竟我不是专业的电商从业者。而且,最近以来,像电商领域发展的很快,之前的秒杀以及最近很流行的团购都是很值得去关注的。身边也有朋友从事电商,另外最近在思考,我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还不确定具体的内容。

   他说对于编辑来说,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在互联网媒体领域,另一个就是在电子商务领域。两个领域的发展思路和要求不太一样。对媒体而言,就是要有组织专题,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目的是吸引受众的要求,最后卖的还是广告,而电子商务的空间非常大,基本上未来的零售行业都会转入互联网。编辑非常重要,因为用户到你的网站来买东西一定是对你网站的品牌,文化,产品内容等等有了长时间的了解和信任才可以。

 
   我想沉淀一下,思考些问题。他说可以帮我分析一下:可以考虑向电子商务方面转型。给我看了一个网店,说在产品和文化方面就有很好的结合。他们的博客和论坛都很活跃,编辑做了很多工作。我说确实,一个坛子的活跃度以及与用户的粘合度都需要编辑们去踏实努力的做工作才会有的。

Tags: , , ,

星期六, 05月 8th, 2010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

今天“意外”的收获——工作小记

  如往常一样,今天依旧是对生活、极客的版块进行基本的发布、推荐等管理,版块的维护以及去微博上和大家做分享。

  一直以来,就这样努力的做着,虽然现在社区合并了,但更需要努力去做。我上次提的生活社区跳转小建议,也被采纳了。现在,旧网址在发帖时,已经添加了跳转说明以及链接。

  下午的时候,有个陌生人突然申请加我qq好友,原来是想要和我做友情链接,他说“想跟贵站(原生活社区)合作,看了贵站的网站,觉得蛮不错的”。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我的,而且现在生活社区已经合并到业界社区了,新的网址是 http://forum.techweb.com.cn/forum-170-1.html ,经询问才知道,他是在其他网站上看见的,我曾经在同类网站上申请的友情链接时留下的生活社区的网址和我的联系方式。原来是我之前做的友链申请带来的效应,有付出就有回报~如果社区没有合并的话,我想我是可以和他们换友情链接的。我们沟通了一下,我也说明了现状,并且答应他,如果我们涉及到生活类的网站时,我会再和他们合作的。

  没有想到,我们谈论刚刚结束不到两分钟,又有一个人来加我好友,竟然说的也是换友情链接,而且,她说也是通过我之前留下的联系方式找来的。还真是意外,我们也随时保持联系,准备着以后有机会在合作。

  真的是很开心,至少曾经的努力没有白费,渐渐的在起作用了。于是,更有动力的继续工作了。最近也在学习思维导图,脑子里也在想着一些事情,关于网站的一些事情。

  

 

  在新浪围脖上看见这样一段话,觉得很不错: 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保持这种奋进的感觉,希望明天会更好。

Tags: , ,

星期二, 03月 23rd, 2010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

变则通:搜狐围脖与新闻跟帖已经打通了

  近日,搜狐微博与搜狐新闻跟帖“我来说两句”进行数据整合,推出“微评”服务。我早先在搜狐的围脖里转了几圈,页面也很简洁,当时似乎没有太多的感觉,有可能是因为好友数不多吧,第一眼印象是:搜狐围脖就是把搜狐博客和好友的动态整合在一起,所以没有关注太久。而有着强大评论功能的网易一直说要打通新闻和评论的消息倒是引起很多的人关注与期待,而今搜狐却率先实现了这一功能。有消息称搜狐还要将其他的产品线进行整合,这就是所谓的变则通吧。

  想想自己负责的中关村生活社区,在新的一年里也要变通变通才是。春节长假回来,19日,我和同事们一样进入了新一年的工作。

  仔细盘点下,那些分享类的小插件现在随处可见,一条新闻、一个博客等等都添加了分享到更多的地方,如分享到微博、分享到人人网、分享到开心网以及谷歌收藏、抓虾等很多的地方。这不但扩大了影响面还能增加更多的人关注,使大家有机会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错的小插件为何不试试呢?

  前些天,我在生活社区里也加入了“分享到”的小插件,并发布了简洁的说明帖,试着分享到其他的好友圈子里,而非在自己负责的社区里打转。测试的这几天我感觉还好,今天又和负责页面的同事沟通下,他也说不影响,挺好的。

  就在加入这个小插件之后,还有一些朋友在线向我询问,可否在中关村生活社区里加入分享到某网站的分享按钮,而我这里已经包含了那些网站,所以没有合作。由此看来,大家确实很愿意将自己喜欢的偏爱的内容分享给自己的好友或者更多的圈子。不过,我们只有下次有机会再合作其他的活动了。

  探索无止境吧,相信明天的互联网会更加的完善和强大。

Tags: , , , ,

星期四, 02月 25th, 2010 工作学习 没有评论